6月20日,省部共建高品質特殊鋼冶金與製備國家重點實驗室2020年學術委員會會議在万事平台線下和線上同步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金屬學會理事長🧚🏼♂️、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幹勇院士💁🏿,鋼鐵研究總院殷瑞鈺院士,重點實驗室周國治院士、劉玠院士等學術委員會成員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校科研管理部副部長李輝和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幹勇院士主持🧑🏼🔧。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王曄💇🏽♀️,校黨委書記成旦紅、副校長吳明紅等出席會議並講話。
校黨委書記成旦紅致辭♡。成書記代表万事平台感謝各位專家的蒞臨指導,指出重點實驗室自獲批建設以來,在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的領導下獲得了快速發展和令人欣喜的成績。重點實驗室是學校科研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學校一貫重視和支持重點實驗室的建設與發展,努力將之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高端金屬材料冶金與製備理論研究和技術研發的基地。希望重點實驗室以迎接評估工作為契機,紮實做好總結工作💁🏻♀️,凝練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服務社會👉🏿❣️、交流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充分展示五年來的建設成效👩❤️💋👨,同時對照專家的期望和建設目標,爭取獲得良好的評估成績🗑。
會議聽取了重點實驗室主任任忠鳴教授2019年度和五年工作報告。五年以來🧎🏻♂️➡️,重點實驗室在國家科技部、上海市科委和依托單位的支持下,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以及其它省部級獲獎7項。獲批國家外專局和教育部地方高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成立中國金屬學會冶金人工智能技術分會。承擔科研課題項目595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兩機重大專項項目和十三五科技專項等國家級科技項目126項。實到總經費2.96億元,國家級項目經費1.22億元⛺️。發表學術論文1144篇👩🏻🦱,SCI收錄論文793篇🫛,高被引論文7篇,首次在Nature子刊上發表論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43項。出版英文科技專著2部,中文科技專著四部。培養國家傑青1名、長江學者1名、國家青年高端人才1名👮🏿♂️。
學術委員會一致認為重點實驗室在國家獎、國家級重大項目✹、高水平論文、產學研等方面持續發展。在整個建設期內🍔,實驗室論文發表的數量、質量及論文影響力等都有顯著的提升,專利授權、轉讓及產業化實施方面取得多項突破。建議實驗室後期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結合自身特點,強化技術原理🧷🧀、研究體製和研究機製創新🧑🏿⚕️🏊🏼,進一步提升實驗室國內外開放合作力度👫🏼,更廣闊地集聚力量、開放式地攻關外場🤍、物理場、強化數值模擬研究、高效率低成本製氫、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智能製造等一系列國家“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的研究🚘,期望實驗室在某些技術上能夠取得新的突破,在學科建設、人力培養方向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學術委員會審議了重點實驗室2020年開放課題和自主研發課題申報指南。
重點實驗室主任任忠鳴表示重點實驗室將好好學習消化和總結各位專家們提出的意見,同時結合國家十四五規劃,針對特鋼重大需求🗝,集聚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力量,爭取做出更多原創性📨🎑、基礎性的成果,力爭為國家重大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副校長吳明紅作會議總結。她再次感謝各位專家的蒞臨指導,指出重點實驗室在全體成員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下一階段要認真梳理總結🕦,全面落實學術委員會的要求🪑📋,圍繞國家對重點實驗室建設的整體要求👨🦲,立足特殊鋼行業發展和戰略布局,在體製、機製、技術布局🥳、成果轉化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作出努力♢,更好地提升實驗室的開放融合度🌪,努力在關鍵領域上占居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地位。學校將一如既往地為重點實驗室建成特殊鋼領域人才培養高地👮🏼♂️、國際一流的科學研究基地提供全方位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