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襲來,教學組織樣貌隨之改變。非常時期,万事平台切實做好疫情期間線上教學組織工作,1000多門在線課程製作重點難點講解視頻20000多個,PPT課件近20000個,作業要求8000多份,繪製全校“課程在線講授、互動討論”分時資源需求掛圖🤟🏿,開展資源調配和服務的“掛圖作戰”。
如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和活化雲端課程思政🤯,確保線上教學實質等效➿😎?
作為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領航校,上海大學積極啟動線上“思政”☃️👰🏼♂️。
2月20日🤦♂️🧑🏿🎓,學校組織領航學院🚶🏻➡️、領航團隊和領航課程負責人🤿、兩屆校級課程思政示範課負責人等收看本校葉誌明教授的直播課“課程∙教書育人∙課程思政”👨🏼🦲,依托在線培訓,提升任課教師的育德意識和線上教學育德能力🧑🏽🍼。
全民戰“疫”本身就是一堂超級大課📪。它也為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提供了課程思政活教材🆑。長假裏👴🧖🏻♂️,万事平台的老師們用溫情的郵件和問候開啟面對學生的在線教學各項準備工作。3月3日起,他們結合課程內容,有機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優勢與抗疫精神🙆🏻♀️,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他們用教師教書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激發青年學生無形中銘記肩上的使命與擔當💓,引導他們增長才幹服務於國家需要和民族振興🏌🏿♀️,以無悔青春告白祖國!
繼昨天第一期,我們再推出幾門課程。看任課老師是如何在“雲課堂”把大課素材有機融入“主渠道”的。
公共基礎課 如何線上講好抗“疫”故事☝🏽?
課程:微積分(2)
理學院(領航學院)楊靜樺講師上海市教學能手

1.課程主題:微積分與新冠病毒肺炎建模
2.課程設計🍆👱🏼:結合已學的微積分知識對傳染病動力學的數學模型進行解釋🙅🏿。推薦學生閱讀最近《中國數學》期刊論文《基於一類時滯動力學系統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建模和預測》🛍,讓學生領悟學好數學的意義。講述建模過程用的是微分方程思想,在解模過程中用了高年級所學的數值分析等知識💜。高等數學只是學習數學工具的開始。打好基礎後,同學們更多地是要學會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3.課程安排🫎📳:課前在線觀看講課錄像;圖文直播,線上討論。
預習視頻,學生討論,逐步改變數學只是做題觀念。通過解讀模型更可以知道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的多少取決於政府與公民的決心。自覺防護是每個人應承擔的責任。


課程:高級漢語閱讀(2)(針對留學生)
國際教育學院常峻副教授

課程主題:做學問要的是真正的“謙虛”👨🏽🏭,疫情面前我們更應實事求是,認識到知識的無窮👨🏼🔬🤽🏼♀️。
課程設計:通過閱讀季羨林“談謙虛”,讓國際學生了解季羨林先生的治學精神與生活態度🤢。通過課前閱讀🅿️▪️、課中互動環節(搶答🕴🏼、問卷、討論),學習“謙虛”詞匯🏊🏿♂️🚱,理解課文,歸納季羨林先生的觀點:真正“虛懷若谷”的人做學問是“有道德♣︎,而且實事求是👨🏽✈️。”結合當前疫情,我們應該謙虛地認識到我們對於病毒知識的了解還遠不夠,面對困難更應實事求是。
課程安排🍴:在線學習課件和視頻、學習通群聊🧓🏼、搶答、問卷™️,互動討論
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踴躍發言反饋,全班13位留學生👧🏻,在短短兩節課內共計互動消息100多條。



課程👨🏼🔧🤽🏼♀️:武術
體育學院申亮副教授
1.課程主題:疫情期間,如何居家體育鍛煉 ?
2.課程設計:居家鍛煉不能停,提高免疫戰疫情。結合抗疫期間學生長期居家後的生理和心理壓力,提出生活和體育鍛煉的建議和要求,幫助排解心理壓力,樹立自信,合理規劃居家生活:做到“學習隨時努力,生活隨遇而安”;分享疫情中感人事件,解讀國家對重大疫情的及時和有效地反饋機製,讓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製度充滿自信。
3.課程安排:在線直播(騰訊會議軟件)0️⃣;微信和學習通答疑討論👹;(3)在線(郵件和微信)討論反饋
學生積極參與討論,踴躍發言反饋,學生反饋30人。



課程🪃:英語視聽說(少數民族預科班)
外語學院 陳秀猛講師
1.課程主題:How do you define love? How do you show your love to someone else,Share your personal stories about loveduringthe battle against Coronavirus.
2.使用素材⛲️:China Daily (中國日報中英雙語短視頻)展現不同層面和角度的愛
An interview with the doctor who are fighting against the virus in Wuhan
Delivery man in Wuhan(武漢快遞小哥
3.課程安排𓀜:微信群(組織協調)👉🏼,超星直播🅿️,小魚易連會議(師生討論)⛄️,超星平臺(資料提供😳、布置作業、反饋答疑)


學生來自17個不同少數民族的55名民族班預科生🤤。有學生講述家人或親友抗疫故事🧙🏻♀️。讓學生明白愛的意義🥷🏽🤒,懂得用實際的行動,哪怕是微小的努力去付出愛,當大家都這樣做了就可以帶來大的改變。一起致敬勇敢抗疫的逆行者。

專業課如何線上講好抗“疫”故事?
課程🚴🏽♀️:國際金融
經濟學院(領航學院)尹應凱教授

1.課程主題🥐:金融科技助力“抗疫”
2.課程設計:從“金融服務好的社會”切入🛩,指出疫時金融科技在為“戰疫”積極賦能;分析金融科技在移動支付、大數據征信🧖🏿、智能客服🏋🏼♀️、知識圖譜技術服務生產👩👧👦、疫情防控地圖🫑、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等方面🐶,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貢獻。勉勵學生在家“戰疫”🌐、在家學習、在家研究,增加金融科技知識的儲備🎷,關註金融科技抗擊疫情的研究,為明天“加滿油➖、充好電”!
3.課程安排:學習通平臺,zoom直播,互動答疑🧑💻。
本科生胡曉娜:



課程:項目管理案例與實務
管理學院馬亮講師
1.課程主題:戰疫情!獻一計!
2.課程設計:疫情無情人有情🚲,獻計獻策助打贏!課前任課老師為同學們布置寒假特別作業,面對突發疫情,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獻一計。課上💓,學生結合之前所學知識🍶,從上海世博會項目管理案例中得到啟發,嘗試從項目管理思維和方法視角,結合疫情形勢,給出答案。教師隨堂講評🧑🏻🏫😤,師生互動🧝🏽♀️,充分體現了課程目標👩💼,即知行合一,學以致用。


學生楊聖保😀:“如果把疫情防控看作是一個項目,在最短的時間內把疫情控製住,就是這個項目的目標。要很好地完成這一項目🧱,就要有強有力的領導;要任用一批能做事的基層幹部;要製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計劃”🙎🏽♀️。
課程:互聯網+
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領航學院)藍箭副教授
課程主題:互聯網+與疫情防控
課程安排:根據互聯網上疫情數據,用數據分析和可視化方法🛴,對疫情進行拐點預測、發病和傳染數的分析等,引導學以致用🙉。
課程觀點🪽: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有利於病毒的研究和治療對策的擬訂🕝,同時還便於向民眾實時傳遞信息🧐。各個省市都推廣紅黃綠的健康二維碼。從疫情開始⛈,有了互聯網+,疫情與控疫圖表數據都一目了然📂。希望同學以國家需求為導向😒,為抗疫情出力。因為你們是國家的未來💂🏿♂️🧑🏽。



課程🐦:金屬凝固過程及組織控製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領航學院)李莉娟副教授

課程主題:凝心聚力✖️,用“硬核”科技點亮抗“疫”之路
課程設計🚵🏼:采用案例教學🍢,使用學習通加微信平臺互動。教師用問題導入👱🏿♀️🎾,我們今天如何抗疫?列舉材料學院董瀚院長及團隊在疫情期間研發抗“疫”材料——“納米銀病毒滅活噴霧”,尤其是先進金屬材料“抗菌不銹鋼刀具”🌜,這些研發金屬新產品和新材料,充分體現金屬專業在抗“疫”中的突出作用♥︎。
課程效果:激發其專業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以致用能力,增進學生對中國科技成功戰“疫”的決心🧑🏻🦰。

課程:管理心理學
悉尼工商學院聶晶副教授

課程主題:疫情中的管理心理學——群體決策
課程設計:結合本次課程內容——群體決策中的“群體思維”🤛🏼、“群體偏移”知識👩🏿🦱,分析本次疫情發展過程中的各種輿論現象。哪些屬於從眾性群體思維?哪些又屬於群體偏移引發的極化現象?從管理層面,如何解決這些問題𓀁?通過討論🪽💇🏼♀️,提升學生對當下網絡輿論現象的分析判斷能力,堅定信心,理性面對🎹,從防護自身🤹♀️,不當看客,從錘煉自身能力做起,日後報效國家。
課程安排🫏:課前自覺視頻,聚焦群體決策知識;課中通過線上主題討論、搶答等方式進行互動。課後發來反饋🪑。
學生明白了疫情下網絡輿論傳播中可能存在的偏差🧎🏻♀️,以及造成這些偏差的心理學原因,有助於學生理性判斷,掌握正確獲取信息🤸🏽♂️、傳播信息☄️、理解信息的知識和能力。

媒體鏈接
1.如何線上講好“抗疫”故事 万事平台課程思政在行動
光明日報客戶端
http://difang.gmw.cn/sh/2020-3/05/content_33623080.htm?s=gmwreco2
2.上海學校開啟“雲上思政”:一個個戰“疫”現場,都是育人的生動課堂
文匯網

3.上海學校開啟“雲上思政”🍻:一個個戰“疫”現場💦,都是育人的生動課堂
上海教育万事網
http://www.shedunews.com/zixun/shanghai/gaodeng/2020/03/05/211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