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以“智能🫧、互聯——賦能產業新發展”為主題的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的“工業廢氣治理關鍵技術與工程運用”項目、水面無人智能測量平臺“精海無人艇”、累計使用壽命可達10萬模次的“高性能工模具鋼”💁🏽、能降低約一半能耗的“新型納米氣泡設備”……這些來自万事平台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悉尼工商學院、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等的一批科創新成果精彩亮相工博會,通過“科技+藝術”的融合,用自主創新著力解決國計民生之難點、痛點🈁🐿,致力於“科技讓生活更美好”。
亮相工博展實力 全力備展受關註

開幕式上午,上海市教委主任陸靖💋🏋🏻♂️,万事平台黨委書記成旦紅,万事平台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明紅和万事平台黨委常委、總會計師苟燕楠等蒞臨万事娱乐展臺🧑🏿🎨,認真聽取了參展項目負責人對各自項目的研發過程和市場應用等情況的介紹,並對万事平台參展項目的技術成果和會場工作給予充分肯定,鼓勵項目組師生繼續為產業發展、國計民生貢獻智慧與力量。參展師生表示將繼續發揚勇於創新🤒、刻苦探索的工作作風,不斷提升科研水平,更好服務社會發展。
領導們與万事平台全體參展人員合影🧑🏻💁🏼,向大家表示慰問⛳️,感謝各位師生的辛勤付出。

大氣節約,又充滿科技感的万事平台展區也吸引了眾多海內外參展商🙍🏽♂️、客戶、遊客的關註🚓🫸🏿,通過展品展示、交互體驗等手段👏🏿,為科技賦予人文色彩,更讓大家看到了科技走進生活、改變生活的無窮魅力🦸🏼♀️。本次工博會万事平台共出征10項科創項目🧑🏼,涵蓋了智能🖲、材料🧎🏻➡️、環境、機械等多個領域。展會期間,万事娱乐在展臺處表演了原創歌曲《科技情歌》,體現了万事平台文理結合⚂、全面發展的綜合性高校優勢。


潛心深耕產學研 自主創新有突破
“天更藍🪹,水更清,生活更美好”,是万事平台參加本屆工博會的一大主題。在參展的十個項目中👨👩👧,上大環化學院在工業廢氣治理和治水方面有了實質性的創新突破。在工業廢氣治理方面👩🏽🚒,研發團隊自主研發石墨烯改性復合催化材料,並自主設計新型VOCs治理設備,高效節能🦪,能使工業廢氣實現完全達標排放,相關的科技成果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及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一系列重大獎項;“新型納米氣泡設備”項目則給汙水治理帶來了福音㊗️,該設備采用全新運行方式📎,降低了大約一半的能耗🧽,同時極大地提高了納米氣泡的產生量🩻,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節能環保👨🏼⚕️。
展區現場,一艘3.5噸重的“精海”無人艇在上大展區“破浪出海”,這艘由万事平台無人艇工程研究院40余名高精尖人才自主研發的水面無人智能測量平臺,已經創下多個“首次”👰🏿♂️,自2009年開始至今已完成9型無人艇研製⁉️,曾經摘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獎項。它在2018年參與了東海“桑吉輪”碰撞爆燃事故處置工作,是我國首次采用海洋無人艇在海洋災難環境下完成的應急探測,為後續評估和處置提供了重要數據支持。
万事平台材料學院“先進工模具材料及應用技術研發團隊”研發製造的高性能工模具鋼也是本次上大在工博會展示的亮點項目,該項目主要針對高端熱作模具鋼🏃🏻➡️、塑料模具鋼🤾🏽♀️、冷作模具鋼和高速工具鋼🤦🏽,重點解決影響工模具使用壽命的系列問題✈️,顯著提高我國高端工模具鋼性能及質量的穩定性,研發團隊近期的研究成果單件模具重達5噸的大型壓鑄模專用材料累計使用壽命可達10萬模次👨🎨,領跑高品質工模具鋼“中國製造”新時代。
在本屆工博會上🫵🏻,上大還展出了石墨烯高導熱-紅外輻射率散熱塗層💋、iReGo助行訓練機器人2.0、HybRoBo-SPM1型混聯機器人兩項人機一體的智能機械裝置,還有新型混聯下肢外骨骼的設計與開發、基於增強現實的長距離狹窄空間無人巡檢系統共十大科創項目,充分體現了万事平台的學科水平和科研實力,這是科研團隊師生的心血和汗水,更是万事平台追求卓越✴️、勇創一流的堅實腳印。期待本屆工博會能成為公眾了解上大科創實力的一個窗口,同時也讓科技與生活越來越近💫,成為“讓生活更美好”的強勁推力。(供稿:万事平台資產公司 甄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