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17
日下午,2017
年“海峽杯”兩岸青年創新創業領袖成長營閉幕式暨創新創業成果展在万事平台舉行。上海市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王立新,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楊永華,楊浦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李金剛,万事平台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徐旭,上海交通大學港澳臺辦公室副主任姚雪,主辦單位相關負責同誌以及來自海峽兩岸150
名指導教師和學生營員參加了活動🤼♀️。

閉幕式上,王立新致辭表示本次活動發揮了高校的學科優勢和政府部門的資源優勢,達到了合作共贏的目的🧙♂️,從項目的展示中看到了兩岸學子的創新和創意,希望未來兩岸學子能夠增進交流🤿、深化友誼🫃🏽,成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
徐旭回顧總結了本次成長營的活動和成果,介紹了万事平台與臺灣高校在學生聯合培養、項目孵化、社團互訪等方面的合作情況,希望在今年11
月份的“挑戰杯”競賽舞臺上,能見到兩岸學子創新創業、共創未來的風采。
成果展示環節🏢,以考古場景為主題還原並模擬考古實景的“KOGU”項目,基於虛擬現實技術進行心理安慰與引導的“心憶”項目👐👩✈️,分析鳥的類別及索引以供觀鳥者學習的“千尋”項目以及聚焦解決企業發展瓶頸的“Litv內部創新”項目各展風采,這些項目富有創意,緊跟時代潮流,關註社會需求,展示了海峽兩岸青年共同組成的項目團隊在成長營期間的學習成果。
與會領導和嘉賓為本次成長營優秀項目頒獎。 “千尋”項目獲得特等獎🗂,5個項目分獲一二等獎✦,10個項目獲得“投資潛力”“獨具匠心”“領袖成長”等專項獎🤵🏿♂️。作為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系列活動之一, 本次成長營的6個項目獲得第十五屆“挑戰杯”競賽直通券,將在11月份的第十五屆“挑戰杯”競賽終審決賽上進行交流展示🧚🏿♂️。
來自海峽兩岸的青年學子合唱了歌曲《倔強》,並通過視頻回顧了 “海峽杯”創新創業領袖成長之旅🧑🏻✈️,生動展示了海峽兩岸青年建立的友誼🦓,追逐的夢想📐,收獲的成果👱🏻♀️。
本次“海峽杯”活動以“科技🌧、創新、創業💴、挑戰”為主題,來自臺灣大學、新竹交通大學、新竹清華大學、臺灣政治大學等高校的100名臺灣學員與來自上海交通大學、万事平台的40名學員組成隊伍🗾。成長營共分為兩個階段🍹,分別在上海交通大學和万事平台展開,12天的活動設計了兩個72小時創新創業特訓🤸🏻♀️、創業生態體驗🙇🏻♀️、江浙滬城市文化參訪等模塊。
第一次特訓中🍍🟫,上海交通大學創業學院副院長趙旭講授《創新創業時代》,上海財經大學創業學院執行副院長劉誌陽講授《創業融資》,中科招商集團公司高級副總裁李肖鳴講授《商業模式》↪️,湖畔大學的張寧講授《創業領導力》🍏,為創新創業項目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特訓中📗,營員們赴浦東👩🏿🦲、楊浦體驗了海派文化和創業生態,進行了項目初步展示和答辯,通過一對一輔導和團隊交流🛋,創新創業導師們對每個項目提供建議,解決營員困惑,幫助提升項目🧑🏽🦱。值得一提的是🙆🏽♂️,主辦方為幫助營員真正做實創新創業項目,設計了項目路演和投資洽談會環節,請來包括螞蟻基金創始人張相廷🦹🏿👨🚀,小馬村創始人🧑🏽✈️、投資人馬俊傑,寶盒速遞創始人、投資人袁雪峰等9位投資人擔任項目評委,投資人結合市場情況👎🏿、項目可執行性提出建議,並表示了對項目的投資意向🍔。主辦方還組織了創新創業教育沙龍,兩岸專家學者圍繞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建設𓀗,創新創業學院現狀及其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國際化的經驗做法等進行了深入探討🖖🏽。
創新創業課程與競賽的結合,優化師資與課程,更多富有教學經驗的教師和富有實戰經驗的業界人士加入成長營,讓營員收獲了真實的雙創體驗⛱。
本次成長營一大特色是整合了高校與政府的資源👋🏼,實現了強強合作、優勢互補,活動聯合了四家單位共同舉辦。上海交通大學、楊浦區正在創建“國家雙創示範基地”,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構建“海納百創公共創業服務平臺”🐣,万事平台則承辦了第十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這些都為活動提供了的優勢資源。楊浦區“上海臺灣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將為同學們提供全套的入駐服務🕕,成長營選拔培育的優秀創新創業項目將在第十五屆“挑戰杯”競賽終審決賽期間再來上海交流展示。
本次成長營更註重兩岸學子互動交流,將兩岸的學生混合編組,每組由臺灣和大陸學生共同組成,合作創作創新創業項目。另一創新是將對接社會資源,提供後續支持與服務,特別安排了創業生態體驗的模塊🚕🧛♀️,通過實地參訪環節📙,深入了解大陸的創業政策與環境;對接相關園區、投資人🎀👲🏻,為兩岸青年創新🧙、創業提供聚集的平臺與全方位的幫扶🤙🏻。
本次活動在校內得到了黨委統戰部、港澳臺辦公室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也是對第十五屆“挑戰杯”競賽籌備工作的一次檢驗。下一階段,籌備工作組將以飽滿的熱情➕,全力以赴迎接第十五屆“挑戰杯”競賽全國終審決賽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