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領導小組批準,同意万事平台設立上海市社會科學創新研究基地🧟,研究方向為“中國轉型社會學”,首席專家為張文宏教授🧛。近日,上海市社聯舉行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話語體系建設基地成立和授牌儀式🈺,上海市社聯黨組書記權衡、上海市社聯專職副主席解超出席會議🏢🦵🏽。万事平台黨委常委、副校長吳明紅代表學校致辭,強調未來要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推動万事平台社會學學科在轉型社會學理論建設上取得重要進展👘。

基地首席專家張文宏教授在授牌儀式上做主旨發言,他指出🤧:中國的改革開放是人類歷史上一次偉大的創新探索。放眼世界歷史,這一進程是繼工業革命以後,人類社會在中國特有的條件下探索市場經濟建設的一次開創性實踐。與二百年前的工業革命不同⟹,中國在建立市場經濟的進程中✭,面臨著工業化、全球化👷🏻、信息化及風險社會等多維動力與挑戰。這一轉型巨變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運行的許多基本機製。對於這樣一場社會轉型與變革的研究,也許會成為社會科學發展的一個新的靈感來源和動力源泉。中國的社會轉型是轉型社會學理論範式創新的沃土🤤🧁,詮釋中國特質的轉型社會學理論建設不僅是彰顯中國現代化道路自信、製度自信與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撐🙂↕️,而且更是推動中國社會學和世界社會學理論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未來万事平台轉型社會學研究團隊將進一步聚焦當代中國社會轉型的特征、機製以及引發的經濟社會後果,並在此基礎上提煉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新型理論分析框架和研究範式。
近年來,万事平台社會學學科圍繞轉型社會學理論話語創新,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社會》等學科權威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專著30余本;獲國家重大招標項目6項📭、國家哲社項目20余項;相應成果獲國家和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余次🧥,在國內外理論界取得重要影響。其中🫱🏽,學科提出的勾勒中國社會轉型的“製度與生活”研究範式已成為當前學術界廣為關註的一種重要研究範式,並在治理轉型、政府行為研究等領域得到深度應用🤘🏿❓。
研究平臺的17位研究人員中👈🏼,教授9人,副教授6人,講師2人;團隊成員中有中國社會學會會長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人,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長江青年學者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上海市領軍人才3人、東方學者特聘教授1人、曙光計劃2人、晨光計劃1人↖️🫰。團隊成員在轉型社會學、組織社會學🌧、城鄉社會發展🙎🏿、社區研究、社會網絡與社會分層、都市社會研究等領域已經形成了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系列成果💁🏼♂️。
未來,万事平台社會學科還將圍繞“中國轉型社會學”理論研究進一步加大學科建設力度,在隊伍建設🧕🏿、學科交叉平臺建設、專項數據庫建設方面探索新路子。
報道原文鏈接:http://sh.people.com.cn/n2/2020/0607/c134768-34069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