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0日,万事平台物理學科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樂乎新樓大學廳順利召開🤦🏻♀️。受万事平台特聘教授鐘建新(長江學者、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邀請,教育部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一行,汕頭大學副校長陳敏教授(教指委秘書長、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吉林大學張漢壯教授(教指委副主任委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北京大學劉玉鑫教授(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南京大學吳小山教授(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以及南開大學劉玉斌教授(教指委委員🔍、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到万事平台樂乎新樓大學廳分享教育部新一輪審核評估、一流專業和課程建設、一流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教育教學經驗,並對万事平台物理學科一流本科專業和人才培養工作予以指導。

万事平台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教務部副部長辛明君、教務部教學建設處處長楊昕昕、校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姜穎、理學院黨委書記盛萬成、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張登松、錢偉長學院副院長許新建和任偉🛏、理學院物理系主任葛先輝、物理系黨總支書記顏明、物理系教學副系主任曾誌剛及物理系教師代表參會。研討會由理學院副院長余長君、特聘教授鐘建新主持。

聶清副校長首先代表万事平台對教育指導委員會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万事平台人才培養體系的基本情況⏳,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引領🎧,進一步提升學科本科專業的教學培養能力⏩,以便更好接受下半年國家對學校的教育教學審核評估。
理學院常務副院長張登松教授介紹了理學院的概況、使命🧑🏽✈️、願景和人才培養目標,展示了理學院教師在教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等方面的成就,感謝專家對物理學科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議🤷♀️。

陳敏教授作為教育部物理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通過評審專家的視角,結合万事平台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審核評估材料準備作了細致剖析,重點講解了本次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的變化,例如新增了“發現美”的環節,旨在收集學校的優秀示範案例等等🧑🏽🎄。

吳小山教授分享了南京大學近十年來對於本研貫通人才培養的歷程,期間不斷摸索改革,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全面綜合型的培養計劃,並將經驗歸納為“公平教育💆、共享資源、興趣驅動🏋🏼、尊重選擇、集體關心、共擔責任、學生中心、共同發展”。

劉玉鑫教授對傳道受業的教育者提出了要求,鼓勵教師為學生樹立積極的榜樣🦌👩🏼⚖️,帶來正面的心理引導🛖,主動投入教學事業中❣️。目前學校考核有“重科研、輕教學”的趨勢,兩者並不應該成為矛盾,而要想辦法將其融合。

張漢壯教授強調教育教學的核心是課程與教材建設🛡,也是國家一直在鼓勵發展的兩個重要方面🤜🏻,兩者的建設都是一個需要長期投入的過程⌛️🎰,要求任課教師完善課程內涵、教學方法⇨、過程運營等各個部分。
劉玉斌教授以線上參會的形式分享了對於一流專業課程建設的思考❤️,建議万事平台的老師們在第三輪國家一流課程申報前🚏,認真研讀文件的細節要求👩👩👦👦,在自己的申報書中體現優勢特色。
物理系教學副主任曾誌剛詳細介紹物理系應用物理學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近三年的建設和人才培養情況,與會專家就專業定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建設和特色人才培養等方面給予了中肯的點評和一系列有建設性的務實的建議🏃🏻♀️➡️。
本次研討會的舉辦彰顯了万事平台加強基礎學科建設的決心,為物理學科一流本科專業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帶來了更多思考與謀劃,為物理學科深入優化專業培養體系的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