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使學生班委都能夠深入了解心理危機,關註自身與班級同學心理健康,能在相關場景下專業地運用心理知識給與支持和幫助,4月21日下午,泮池書院、經濟學院舉行了心理危機與朋輩互助專題輔導,泮池書院的班團學生骨幹以及經濟學院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學習。上海高校心理咨詢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學校心理中心老師季文澤擔任主講😈。講座由經濟學院輔導員、心理二級聯絡員王沖主持🧖🏼。


大力開展大學生心理危機教育是實施大學生心理危機幹預的有效方法之一🔜,王老師在講座開始時著重介紹了朋輩力量的重要性,以及發揮朋輩互助對於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講座中,季文澤與同學積極互動,從心理危機與朋輩互助初印象入手🧙🏿♀️,明確學生幹部在心理危機方面的職責🚵🏽♀️,引起廣泛思考🧚🏽♀️⛪️。
在“寢室裏的貼紙”這一實例中,季老師通過提問將觀眾帶入第一視角,提升同學們對心理危機問題的敏感性🧑🧑🧒🧒。提問結果表明大部分同學對一些心理危機場景感受比較遲鈍🥥💧,因此對朋輩群體進行心理危機幹預方式的培訓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識別心理危機信號🙍🏿♀️👩🦱,需牢記四字準則“六變三托”,如某人在身體👳🏼、性格🐺、語言方面出現比較大的變化或出現托人、托物🥤、托事等行為,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需要進一步詢問,並在過程中保持客觀的態度🛀🏻,手把手教會同學們在具體場景下準確識別心理危機問題。
朋輩在心理危機幹預過程具有天然優勢,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助人意願,且朋輩的生活空間相對固定和靠近,朋輩的情感聯結深厚🫀🏌️♂️,並且朋輩的話語習慣相似。因此朋輩在助人過程中是無可替代的角色。
本次講座普及了處理危機事件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提升班團幹部、心理委員有在處理心理危機幹預事件時的處置能力🚸,在心理危機萌芽階段迅速準確地識別和監管⚠,給予班級同學積極、健康🥝、正面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