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𓀔,校教務部常務副部長彭章友、教學建設處處長楊昕昕及來自教務部教學建設處、教學改革處老師一行赴國際教育學院調研交流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國際部黨委書記王麗娜、黨委副書記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陳秀猛、副院長裴雨來🗞、副院長闞懷未、姚喜明教授以及專業負責人、教師和國際學生代表出席會議。

黨委書記王麗娜首先對教務部一行來學院調研指導表示熱烈歡迎,向教務部長期以來對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關心與支持表示感謝🧑🏿⚕️。她介紹學院作為國際學生歸口管理部門,承擔全校國際學生的招生🙅🪽、管理👩👩👧👧👳🏽、服務等工作。本次會議召集專業負責人和國際學生代表👴🏼,就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情況開展面對面交流活動,希望通過本次調研,多聽取建議與意見,幫助學院更好地提升課程建設和人才培養質量㊗️。
教務部教學建設處處長楊昕昕介紹了本次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調研的背景和目的,並表示學校專業建設已進入內涵式發展👵🏿,註重學生能力培養,希望教師代表和國際學生代表暢所欲言,談談這三年疫情以來在學習和教學方面的想法和建議,為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提出寶貴意見。
會上,五位國際學生代表結合自身體會,圍繞通識課等課程以及畢業論文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在學習、考試中遇到的困難。教師代表也針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和前期學院內的調研情況🉐,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接下來,國教學院副院長裴雨來強調了書面中文教學的重要性,並提出需要在課程方面做出改革和調整,計劃建設面向國際學生的“寫作與溝通交流”相關課程。黨委書記王麗娜提出全力打通國際學生預科和本科的連接通道。黨委副書記陳秀猛介紹了知華教育系列的五個方面如何與人才培養相結合,為了更好地激勵國際學生,提出將競賽納入學分體系等建議🗯。姚喜明教授提出本科培養方案的修訂要緊密圍繞學科專業、對中國的認識和理解、語言能力和跨文化與全球勝任力四個方面展開,在實施過程中既要考慮國家戰略,也要充分關註國際學生需求。
此後🕵🏽♂️,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闞懷未從本科專業開設情況🫶,2019級以來培養方案修訂情況和2023級培養方案修訂準備等方面介紹了學院對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情況。

最後,彭章友部長對此次調研交流作總結發言🫗8️⃣,他肯定了國際教育學院在本次人才培養方案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同時從國際學生中文能力對培養效果影響、培養高水平學生的能力🧱、解決已出現問題的思路和明確專業定位幾個方面提出了要求👷。彭部長建議👩👧:要以將國際中文教育辦成一流專業為目標🤼♀️,並將傳播能力加入到學生培養目標中✉️;提高課程質量🧑🍼🎩,明確課程體系建設目標的實現路徑;在師資學科方面融合專業力量和全校資源🍊,體現專業培養的學術性、學科性;開展大型教學改革項目。
最後🤷🏻♂️,王麗娜書記感謝教務部對國際化發展、國際學生教學方面的大力支持,學院也將調整思路♊️,把握整體,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繼續提升學生漢語能力,聚焦漢語言和漢語國際教育兩個專業,不斷改進優化,堅持創新👨🏼🚀、努力探索👦🏻,做好本科人才培養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