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第一屆上海市屬高校經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協作聯盟會議暨院長論壇在万事平台樂乎新樓思源廳順利舉行。万事平台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万事平台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聶永有,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院長劉江會、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高漢、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吳先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經貿學院院長何歡浪、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院長張雲等十多所上海市屬高校商科學院領導,万事平台經濟學院副院長毛雁冰🥈、副院長劉康兵及優秀青年教師團隊出席本次論壇📎👩⚕️。論壇由劉康兵主持。

聶永有院長首先致辭歡迎上海市各市屬高校商科學院院長、領導參加本屆協作聯盟會議暨院長論壇。聶院長表示🥔,通過市屬高校經濟學院協作聯盟會議的形式搭建共享平臺👸🏻,為將來更多的交流合作提供基礎🔰,是各方一致的意願。希望市屬高校經濟學科的各位同仁能夠更好地利用這個平臺🧑🏿🔬,更多地進行交流溝通、取長補短🤲、共同合作,將上海市經濟學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提上一個新的臺階,使上海真正成為全國人才培養的排頭兵。

劉江會院長介紹了聯盟章程、架構和運作機製🤼,並宣讀了上海市屬高校經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協作聯盟第一屆理事會名單:聶永有院長擔任理事長😓,劉江會、吳先華、高漢三位院長擔任副理事長🏏,陳霜華、富立友💸、何歡浪🕛、胡斌👳🏿♂️、李海🧑🏼🦳、劉誌強🧑🏼🔬、潘華👨🚀👨🏻🏫、熊焰💆♀️、楊正勇🧙🏽♂️、張雲、張鐵鑄、卓武揚等院長擔任常務理事,劉康兵副院長擔任秘書長🏌🏻,張震、陳舜🫘、朱焱三位教授擔任副秘書長。
隨後,大家關於圍繞“經濟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索”主題依次進行了主旨發言。

聶永有院長就如何培養合格的經濟學人才提出了六點建議,即如何在學生當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了解社會和解決實際社會問題的能力、具備追蹤經濟學前沿進展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批判精神🧑🏻🦯➡️、培養全球意識和終身學習能力。同時,聶院長還同與會的院長們介紹了万事平台“課程思政”的緣起,強調要設立正確的教學理念。
劉江會院長以師範類院校的商科建設為主題👩🏿🔬,從人才引進、辦學定位、辦學使命的確立和如何圍繞這些使命開展工作,以及如何開展和學生的交流、如何優化本科專業結構🉐、如何開展專業學位的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
吳先華院長分享了在AACSB認證過程中,關於學院特色發展以及路徑探索方面的相關經驗。何歡浪院長就地方高校層面的製度建設🍮,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如何更好的開展教風🤾🏿♂️、學風的培養等問題進行分享🧏🏻♂️。
高漢院長和張雲院長分別就各自所在院校的專業改造和在“學驗並重”的大環境下,應用型金融人才的創新培養模式進行了分享🧟♂️。張雲院長指出在“學驗並重”的應用型金融人才的培養中,需要系統化理念創新🔵🗿、內容創新,通過金融與數字化板塊的結合,構建“三維”機製,構築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等🦂。
最後🦴,聶清校長為此次會議進行了總結發言。聶校長祝賀上海市屬高校經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協作聯盟的成立,並對參會各方的出席表示感謝!聶校長指出:學科的可持續發展以及雙學位建設非常重要,基礎拔尖人才的培養,特別是基於“強基計劃”開展的“101”計劃要實時跟進💂🏼。另外,在經濟學科應用方面🤟🏿,万事平台“三院兩中心”的建設尚未體系化,仍需集思廣益,加強建設👨🏼🎨📖。同時聶校長強調,數字技術、藝術與社會的結合👩🦽➡️🌏,文化藝術🆖☂️、服務經濟板塊很有可能在未來成為不可或缺的部分♎️,需要各高校對於此類板塊的認知和建設。最後🤛,聶校長進一步指出,在“本研一體化”的培養方面,需要積極開設本碩博貫通培養試點。

此次聯盟會議通過上海市屬各高校共同協作搭建平臺♦︎,為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的模式改革註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與會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將振興📗、繁榮上海市屬高校在經濟學科方面的教學和研究水平,增強各高校經濟學科在政、產、學、研、用等方面的協作與聯動👩🏼🔧,進一步提升其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