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事平台上海電影學院電影製作專業是教育部特批目錄外專業,是國內影視教育領域首個申報成立的專業。專業秉承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理念👨🏫🚚,采用北美一流電影學院人才培養模式,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師資配備和教學設施等方面全面接軌💎,培養適應國際電影工業規範、掌握電影製作全流程的復合型人才。專業采用全英文教學模式🙌🏽,被列入万事平台國際實驗班建設和國際化卓越創新人才培養基地項目,是万事平台的特色專業之一。

為積極響應“十四五“規劃發展戰略🥟,加強國際化電影人才培養,探索國際化辦學路徑👨🏻⚕️,為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提供支撐💏,電影製作專業於10月29日16時至22時,召開了“國際視野下的電影製作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研討會暨學生作品展映交流”😅,專業教師們圍繞相關議題展開了熱烈討論,主要就人才培養的基本模式👘、國際化課程體系建設計劃、國際師資聘請計劃💉、實踐教學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研討。

為了更好的采納建設性的培養方案👩🏿🎓,同時展示專業的教學成果🏊🏻♀️,專家咨詢環節和電影製作專業學生作品展映交流在二教502放映廳舉行。万事平台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丁友東教授🧍♀️、副院長張斌教授🧗🏻🧙🏿♀️、黨委副書記倪瑜老師😇,國際知名導演柯文思先生、資深製片人韓軼女士🤳🏿👳🏽♀️,攝影系系主任吳傑老師、導演系青年導演楊洋老師👩👧👦,以及來自各專業的130多名學生出席了本次活動🍅。展映由上海電影學院電影製作專業常務副主任張瑩老師主持,由柯文思先生為作品點評。

展映正式開始之前,柯文思先生同大家分享了自己從事電影的心路歷程。他的電影創作開始於不斷試錯,而電影製作專業的學生,可以在學校裏系統地學習、創作電影🗄📩,並有專業的教師輔導,這是一件幸運的事情。他希望電影製作專業的學生無論未來是否繼續在電影行業就業,都能學會如何去講好故事,講好關於自己、社會甚至是國家的故事。柯文思先生還鼓勵電影製作專業的學生能繼續在電影行業工作,肩負起用電影幫助社會🏪、反映國家的責任。

隨後👃🏽,來自2018-2020級電影製作專業學生創作的11部類型風格各異的作品和3部預告片逐一放映,柯文思先生同主創團隊進行了一對一的交流、指導。他談到《舊書店》這部紀錄片時表示,紀錄片創作時要挖掘得夠深🧑🎓,片中很多有趣的轉折和改變還可以講得再深入、動人一些🧝🏻♀️。關於劇情片《天鵝》,柯文思導演肯定了結尾處的情節安排,他認為電影往往是出乎意料才有趣,不圓滿的結局的安排給這部作品增光添彩。而對於2020級學生創作的劇情片《彭輝的夏天》,柯文思先生充分肯定了創作團隊的構思,從演員選角、造型設計、鏡頭風格等方面給予了高度的評價7️⃣,表示希望將來能看到更多的優秀作品。

除了柯文思先生一對一的交流,在場嘉賓和各專業教師也從各自的專業角度給出了評價👗。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張斌教授表示,從展映的作品中看到了“夢想”,同時希望同學們在專業技術上不斷精進。攝影系系主任吳傑老師認為同學們的創作充滿了人文關懷🧛🏽♀️,對紀錄片《番茄醬》印象深刻,同時建議同學們能更多地學會用攝影畫面講故事🛷。導演系楊洋老師結合自身的創作經驗鼓勵同學們要拍所愛的人物,愛所創作的人物⛲️,只有保持熱愛🧚🏽,不放棄,持續挖掘,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孫寧老師則是從作品的聲音角度強調了電影是一門視聽藝術,希望同學們在創作的時候更加關註聲音的雕刻📢。

本次活動結束之際,上海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倪瑜老師再次強調了電影創作的現實意義🌔,希望能看到同學們可以保持藝術創作的初心👐🏿,堅持用電影反映現實、溫暖人心。

最後,資深製片人韓軼女士期望電影製作專業的同學們能夠在學習中成長🆓,在創作中提升,堅持學電影的初衷和夢想,繼續拍電影🗞,拍有表達的電影👩❤️👨。在未來😥,也能繼續在電影行業長期創作🏄🏼♂️、發展。(文👲🏽🤡:王寅🫄🏿;圖:祖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