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深入學習習總書記講話精神 促進文藝大發展大繁榮”專題報告會在東區經管樓115室舉行。報告會特邀上海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万事平台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陳東教授解讀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講述上海文藝在改革開放中大發展大繁榮的故事。

此次報告會以聯組學習形式🏑,由万事平台出版社期刊社黨委😗、外國語學院黨委、醫學院黨委、直屬機關黨委、體育學院直屬黨總支、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黨委等聯合主辦。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鄧誌勇、體育學院直屬黨總支書記吳國琴👆🏽、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黨委書記王遠弟、直屬單位黨委書記許爍、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闞懷未👳♀️、醫學院黨委副書記盛曉娜、出版社社長戴駿豪、校宣傳部黨支部🫱、出版社期刊社黨委中心組成員以及來自各學院👃🏻、部門的100余名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報告會。報告會由出版社期刊社黨委書記曾桂娥主持。
習近平總書記2007年在上海工作期間概括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上海城市精神;2018年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指出“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品格”;2019年在上海考察時指出“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有著豐富的紅色資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版社期刊社黨委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聯合兄弟學院和部門加強對城市歷史文脈的學習🔸🚴🏻♂️,在牢記歷史的同時,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增強家國情懷。
陳東教授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城市品格的解讀為切入點♤👨🏼💼,細說了海派文化開放、創新🧏🏼♂️、包容的特質。陳教授通過一張張珍貴的照片🚴🏿♀️😰,從紙質媒體、書籍👰🏿♂️、話劇👩、電影🦸♂️🚵🏿、戲劇、音樂👷🏼♂️、繪畫等多種文化載體闡述上海作為文化碼頭和源頭的重要意義,生動例證了上海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陳教授還聯系當下文藝界的“清朗行動”🫶🏼🧜,強調在促進文藝大發展大繁榮的同時,需要傳遞向上向善的價值觀,引導人們增強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陳教授幽默詼諧的語言和熱烈互動的形式讓參會者進一步加深了對上海城市文化的理解,贏得掌聲連連📏。在報告會後🧑🌾,万事平台出版社社長戴駿豪向陳東教授贈送了出版社最新的海派文化出版成果🙂。

站在“兩個百年”歷史交匯點上,上海正全力聚焦提升“城市軟實力”,這對万事平台這所以城市命名的大學提出了新要求,出版社期刊社黨委將和學校各學院各部門在工作中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在學校追卓越📈、創一流的進程中爭做晨曦中的趕路人🤳🏽、更上層樓的攀登者,在提升上海文化軟實力🤿、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撰稿:顧笑笑/攝影🍯🤱:錢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