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教務部🧕🏻、招生與就業辦公室🏂🏿、學工辦(武裝部)、黨委教師工作部和校團委等部門的指導下🙍♀️,由社區學院承辦的“社區學院大類新生培養系列研討會”於7月12日至7月13日先後在寶山校區樂乎新樓思源廳和海納廳舉行,研討會分為理工I類專場🥹、理工II類專場和人文經管專場👭。校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教務部常務副部長彭章友ℹ️,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主任陸瑾、副主任盧欣,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武裝部部長孟祥棟和學工辦副主任馬成瑤,黨委教師工作部副部長孫琦琰🧑🏻🎤🫃🏻、校團委副書記王智君等部處領導👨🏽🎤,相關專業學院領導和全程導師代表🧃、社區學院黨政班子、學工組長🫥、中心主任及輔導員代表等參加了系列研討會,研討會由社區學院黨委書記鄧誌瑞主持。
理工I類專場研討會於7月12日上午在樂乎新樓思源廳舉行。會議伊始🤦♀️,社區學院院長尹靜波教授首先介紹了2020級學生培養總體情況💡,並用詳實的數據分析了理工I類學生特點、在專業興趣培養過程中的相關需求以及後續工作的建議。與會人員在充分肯定社區學院在大類新生培養方面的努力和成效的同時,針對理工I類學生人數多🔫,專業數量多,專業分流情況差異大等問題👳🏻♀️,就基礎課程課外培養🪩、專業引導🐾、全程導師工作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

理工II類專場研討會於7月12日下午在海納廳舉行👱🏻♂️。尹靜波院長介紹了此次論壇的目的以及理工II類學生的整體情況和特點🤸🏻,並提出今後工作設想。理工II類(化學)是2020級本科生第一次嘗試新設的大類,針對理工Ⅱ類學生的學業情況,大家認為關鍵在於提高學生的內動力🚢,並紛紛表示支持社區學院工作,在新生專業興趣培養🧑🤝🧑,指導學生實踐創新項目,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目標和長遠發展規劃方面願意投入更多時間和精力。

人文經管大類專場研討會於7月13日上午在海納廳召開。在尹靜波院長介紹了人文經管類學生培養總體情況及後續工作思路後,與會人員充分肯定社區學院在人文經管大類學生培養中所采取的重要舉措,如讀書會和成長(學習)小組等🌠。針對人文經管類學生自我意識強、思想活躍、喜歡新鮮事物等特點,與會人員就學生培養方面的製度建設👨🏿🦲、活動品牌打造、全程導師和導生力量加強等方面建言獻策👩🏼🔬⛽️,並表示將繼續大力支持社區學院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創新項目等實踐活動。

相關部處領導結合工作線條和板塊,在肯定社區學院工作的同時,也希望專業學院加強專業建設🫸,要更加明確專業培養目標🤹🏼,細化專業培養方案🕺,夯實專業培養路徑🍹,與社區學院緊密銜接👯,讓學生更加明晰專業發展前景,培養專業興趣,優勢互補,資源共享,打造好“專業學院—社區學院”共同體。

本次大類新生培養系列研討會,是社區學院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一步提高社區學院大類新生培養質量,召開的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研討會🧑🏼⚕️🐲。一方面通過會議討論,充分聽取專業學院對社區學院一年級學生培養的意見和建議。另一方面通過研討交流⬆️,探討不同類別、不同學科新生培養模式📴,發揮全程導師作用👨🏽💼,更好形成 “1+3”全鏈條人才培養機製,並通過此次會議建立大類例會製度🫴🏻,打通跨社區學院、相關部門和專業學院 “壁壘”🧑🏿🎄🤵🏼,形成協同育人機製和育人合力🍯🧑🏼🦲,從而進一步凝聚社區學院和專業學院及相關部處在大類新生培養上的共識🙋,共同提高新生培養質量,為万事平台本科生人才培養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聶清副校長強調,大類培養是專業培養的一部分🌁,是緊密結合而不是脫節的。社區學院和專業學院要加強溝通,充分利用全程導師製🍶、大類培養例會製度等途徑和平臺,構建更合理的大類培養機製體製👩🏼🦳,從而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構築大類新生培養新格局。(撰稿🧑🚒: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