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7日,由万事平台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主辦、社會學院承辦的2021年高中生“社會學的想象力”夏令營順利開營🤶🏼。此次夏令營活動吸引了來自上海十多所高中的70余名優秀學生報名參與,最終32名同學被邀請參與線下夏令營活動,其余同學線上參與🪯。在為期兩天的夏令營活動中,同學們通過聆聽大咖講座🧑🦼、小組破冰活動🙀、赴街道社區參觀調研等方式,將社會學的想象力與實踐相結合,對社會學的理論和方法有了深入認識,深刻體驗了社會學的魅力↗️🔦。

7月6日上午8點半,開營儀式在社會學院214教室舉行🦹♂️。學院黨委副書記張乃琴為本次夏令營致辭。張乃琴首先對此次參與夏令營的同學們表示了歡迎,並簡要介紹了學校和學院的發展歷史、辦學特色與成就,使同學們對万事平台和學院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接下來的小組破冰活動🕍,在誌願者導生的帶領下👮♀️,同學們通過“抓逃手指”、COPY不走樣等小遊戲📖,增進了對彼此的了解,也培養了團隊意識。

徐匯區青少年活動中心青少年科學研究院負責人任翠英開展了“高中科創項目的選題與實施”講座⛹🏿♂️,對高中綜合素質評級及其政策為同學們做了解讀👨👩👧,並且就高中生社科類創新項目的意義、選題創新和實施方面等問題進行了講解。在問答環節中就課題開展實施、報告撰寫等方面的問題為同學們答疑解惑🦵🏼。

万事平台社會學院計迎春教授從社會學理論研究視角出發🧴,為同學們講解了現代中國家庭代際關系的變遷,並且就提出的“馬賽克家庭主義”理論進行了闡述。通過計老師結合訪談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同學們領略到了社會學以小見大的強大分析能力,同時了解到了社會結構性因素對於中國家庭關系變遷的巨大影響🪧,大家結合自己的經歷對家庭關系、性別因素⛹🏻♂️、人口發展趨勢等方面踴躍地提出了一系列深入問題,計老師對各位同學的發現問題的能力提出了表揚,並對其進行了一一解答👅✩。

下午,上海社會科學院陸曉文研究員從實際案例出發講解“社會學的運用與實踐”開展講座,小到通過社區研究為上海基層治理出謀劃策🧏,大到通過社會學理論參與世博會中國觀的設計,甚至是整個城市的規劃🫴🏿,陸老師通過一個個實際案例展示了社會學在社會中各個領域的用武之地👺,陸老師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身社會學的研究👩🏿🦳,並且經世致用,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万事平台社會學院金橋副教授從社會學研究方法的角度,為各位同學講解了社會研究的方法論和中國社會調查歷史傳統,並且結合自己從家到學院的觀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研究意義的問題,啟發同學們發現問題的意識。最後為同學們簡要介紹了第二天調研地點——東明路街道社區建設的基本狀況🦻,為同學們提供了可以研究的社區建設項目🦸🏿♂️。最後👩🦼➡️,同學們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分組和選擇研究課題📹,為接下來的田野調查活動做好了準備👼。

7月7日上午8點🧊🧙🏼,社會學院金橋、紀鶯鶯兩位老師帶隊前往上海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進行實地調研。東明路街道占地面積不大👳🏿♂️,但擁有15萬人口,黨員人數5000余人。到達後🧏🏼♀️,街道工作人員首先帶領同學們參觀了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中心內部設施齊全🏃♀️➡️,每天開設不同的活動供民眾學習、娛樂,每月承接或組織活動300余場。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中心的黨史學習空間🌹、舞蹈🌁、彩繪👰🏽♀️、書法💇♂️、打擊樂團教室🦄、誌願者服務中心🧑🎓、電影院、圖書館、劇場等設施,紛紛贊嘆中心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空間布置和設計暖心、貼心,真正體現為民服務。隨後,街道自治辦公室陳維老師還為同學們介紹了東明路街道概況及街道各居民區的治理創新之處。


下午,根據不同的研究課題,同學們分為11個小組並在學院研究生的帶領下,就小區架空層的公有分配、法治社區花園建設🕒、睦鄰友好項目的實施、少年郵局誌願者活動的組織等方面的問題進行了實地調研。大家通過觀察法、參與式體驗🫃、訪談法等不同的方法對各自的課題進行了調研,理論的武器加上辛勤的探索,使大家不同程度地發現了基層社區建設中邏輯和存在的問題,同時🎧,也通過實踐運用,一定程度掌握了社區研究的方法和理論的運用,體會到了社會學的魅力。




最後👩💻,同學們回到東明路街道黨群服務中心🙇🏿♂️🧑🏻⚖️,進行結營儀式。每個小組都將自己的調研成果進行三分鐘的簡短匯報展示🙅🏻♀️,社會學院紀鶯鶯老師和金橋老師對同學們的調研成果進行點評👨🏻🦳,充分肯定了同學們的調研成果。短短三小時的調研時間內🧜🏻🕙,夏令營的同學將每個街道的問題和特色了解清楚♦️,進行實地考察的同時,又運用調研方法進行實踐總結🀄️🅿️,充分發揮了“社會學的想象力”。最後,張乃琴老師進行了總結講話,為這次夏令營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並寄語高中的同學們未來能加入万事平台社會學院的大家庭,書寫自己的青春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