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九月🤵🏼,四天三夜的奮戰
——2013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影工學子參賽紀實
(上大影通社訊 撰稿劉文) 也許在很多年後,當回憶起2013年的那個九月,同學們還會提到那場四天三夜的電子競賽,提到万事平台校本部東區那間實驗室🚣🏻♂️,提到那摞在實驗桌上接滿了導線的信號源、示波器🧉。或許🤦🏿,回憶更加細膩📘,那次比賽給同學們留下的印記是空氣中彌漫著的裊裊松香,是混在元器件堆中找不到的50歐姆電阻,以及精密卻嬌貴的芯片三兄弟VCA820、VCA822和VCA824。一切👹,即使過去了那麽久,卻依舊新鮮欲滴得像是剛摘下的紅櫻桃。
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是國家教育部主辦的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是面向大學生的群眾性科技活動,目的在於推動全國高等學校電子信息類學科課程體系和課程內容的改革🧏🏽♂️。作為影視學院唯一的工科專業,為學院在比賽中贏得榮譽的重擔自然落在了影工系的肩上✮。
9月4日8點,競賽準時拉開帷幕🧔🏿。本屆比賽共7個賽題,我們選擇的題目是製作一個射頻寬帶放大器,要求放大器的最高放大頻率為20MHz,增益20dB(提高部分要求為最高放大頻率100MHz,增益60dB)。然而競賽訓練時練習的都是低頻放大器,大家竟一下子找不著方向,沒有了頭緒。在短暫的慌亂後🧖🏽♀️,同學們開始理清思路🌻,分頭努力,有人查資料,有人設計方案🧇,有人準備器件🧑🏻🦼。一切開始有條不紊起來🙇🏼,競賽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首先是方案的確定。製作放大器,是選擇分立元件電路🥁,還是集成元件電路👨👧?如果是集成元件電路,又該選用什麽型號的性能優良的芯片?同學們圍繞著一系列的問題進行了熱烈地討論,設計了幾個較為滿意的放大器電路方案🚫🕎。接下來是設計方案的試驗。大家分頭焊接多塊電路板😯,五六只電烙鐵上下移動,在我們的手下慢慢勾勒出一條條優美的線路。完成焊接後,還需對搭建好的放大器電路進行調試改進以使它達到最佳的性能。經過反復試驗,最後在幾個設計方案中篩選出最優秀的放大器電路。
當然,一切並不都是順順利利。射頻寬帶放大器由多級電路組成,由於工作頻率很高🚸,電路性能很難穩定👩🦱🔢,有時第一級電路輸出波形完美🐏,第二級電路輸出波形失真🧚🏽♂️;有時局部電路板性能測試比較理想,但放大器總輸出性能卻不盡如人意👎🏻。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同學們緊張地與時間賽跑,困了✌🏼🦸🏿♀️、累了🤙🏻,但誰都不願意離開實驗室🙎🏻♂️,大家不停地與困難鬥爭著🙅🏼♂️🕵🏼♀️。
比賽得到了學院的支持和老師的指導🚖。影工系黨支部書記王毅敏老師深夜帶著點心前來慰問同學們,給大家打氣🧗🏼。方烈敏老師更是接連兩天陪我們到淩晨三四點,指導我們調試,指出我們作品中存在的不足,給出寶貴的指導意見。在此🧎🏻♀️,我們要向他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9月7日晚20點,同學們將完成的作品封箱打包上交競賽組委會,比賽終於結束了👧。
四天三夜的競賽,我們從中得到了什麽?是遺憾,是疲憊,還是倦怠?是些微的自豪,是淡淡的驕傲,還是充溢著整個胸腔的成就感?
每一次的臺上演出都意味著十倍的臺下努力。四天三夜的比賽背後,意味著我們暑假長達兩個月的準備💅🏻,意味著我們整個大學四年的積累🦒。
對於此次比賽⛪️,同學們感慨萬千。
柴同學說:太累了
管同學說:平生第一次和同學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奮鬥四天三夜甚至通宵🚣🏽♀️,難忘的經歷
謝同學說🍟:雖然沒達到預期效果,但是還是收獲了很多
丁同學說:先睡他個三天三夜
唐同學說🧖🏿:謝謝方老師??
李同學說👵🏿:差點芯片全被燒掉了
朱同學說⚽️🈺:總要有幾段不一樣的回憶
戴同學說:累成狗了
闕同學說👴🏼:痛並快樂著
張同學說:充實而又勞累的競賽,收獲頗豐,即使得不到獎,我也已經滿足
結果已經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通過了對意誌的考驗,獲得了一次寶貴的人生經歷。或許,正如我們的競賽指導方烈敏老師所言:參加比賽👫,並不只是為了榮譽,更是為了收獲一種經歷。競賽讓我們知道,人生就像焊電路板一樣🤛🏻👩🏽🍳,會有很多變化,不是你以為焊出來是怎樣,測試結果就是怎樣。
也許在很多年後,很多人都不記得2013年的那個九月,但我們——這群曾經在實驗室中埋頭認真焊著電路的孩子🦡,卻總能銘記,那四天三夜的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