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3日14:00,理學院召開了大學物理教學及課外培養研討會。會議主要圍繞万事平台大類招生、通識教育框架下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及課外培養工作這個主題展開🏚🙄。教務處副處長顧曉英,社區學院常務副院長宋少滬🧎♂️➡️,社區學院副院長何幼樺👩👦,理學院副院長盛萬成,物理系黨政領導及大學物理授課老師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物理系系主任趙新洛教授主持🤵🏻♀️。
姜穎教授匯報了物理系大學物理教學總體情況,通過2011級,2012級大學物理評教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對大學物理課程滿意率提高,通過玩轉物理,探索物理,品讀物理,走近物理四個不同層次的課外培養項目,激發了學生對於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熱情。宋小龍老師匯報了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具體情況,就大學物理教學平臺的提升,網絡圈子的維護➜,教材建設的推進🚵🏽♂️,課外輔導的完善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張義邴老師匯報了物理系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工作情況,具體介紹了物理系實驗室建設和實驗項目建設,以及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實驗教學觀念的轉變🧑🏼🏭,並指出大學物理實驗以激發興趣為原則,培養物理實驗科學基礎和動手能力。理學院副院長張金倉教授做關於理工基礎班大學物理教學工作的報告,他指出理工基礎班大學物理教學安排形式是以老師引導下的自學形式🧱,註重學習環節,學習過程🌦,大班講解研討🚔,小班輔導,小班研討🤚🏼,結合學習內容,引入探索課題,要求團隊合作。
接下來💆🏽♂️,參會老師就如何為學生引入學術報告,拓展他們的課外視野,提高學術興趣,做了熱烈的討論;還研討了在大類上的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是否可以借鑒理工基礎班的“大班講解,小班研討”的教學模式。
最後,理學院副院長盛萬成教授肯定了大學物理和大學物理實驗教學在大類教學改革後的教學成果🧏,並鼓勵物理系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采用新的教學方法🥍,註重課堂教學的改革;教務處副處長顧曉英指出任課教師是參與教學改革的積極主體,利用網絡“大學物理圈子”是一種很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可以借鑒國外“翻轉課程”的教學模式🎑🧜🏻,貫徹万事平台通識教育的理念。社區學院副院長何幼樺希望物理系能為社區學院提供更多更具有競爭力的創新項目⚛️,豐富學生的課外培養。社區學院常務副院長宋少滬肯定了物理系老師參與大學物理教學的積極性😈,物理實驗體現了較高的標準體系,但大學物理的改革還有待進步,需要等待時機變化變革,並與理學院整體改革配合。
通過本次會議,各位老師更加深入了解了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及課外培養的現狀和困難,與會老師紛紛認為大學物理教學改革對於物理系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它為物理學科更快更好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