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上海市現代冶金與材料製備重點實驗室在中國工程院218會議室召開了2013年學術委員會會議。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幹勇院士、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徐匡迪院士、鋼鐵研究總院殷瑞鈺院士🐼、上海交通大學丁文江院士、万事平台張捷宇教授、北京科技大學王新華教授、中信泰富謝蔚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寶鋼研究院楊健國家千人/首席研究員,東北大學朱苗勇教授、中科院過程所齊濤研究員、首鋼京唐有限責任公司楊春政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以及實驗室的丁偉中教授👮🏽♂️、任忠鳴教授、洪新教授👩🏽💼、魯雄剛研究員、李麟教授🌞、吳曉春教授、李謙教授參加了會議。
首先重點實驗室主任、材料學院院長張捷宇教授向學術委員會作了《上海市現代冶金與材料製備重點實驗室工作報告(2013年)》,介紹了重點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承擔的研究課題、實驗室的人才隊伍建設情況、主要實驗裝備和基礎/中試基地的建設🫰🏻、主要研究成果以及管理製度。報告還介紹了實驗室可持續發展的思路。隨後,學術委員會成員各抒己見,踴躍發言📙,針對重點實驗室今後發展方向和功能拓展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和經驗。討論氣氛熱烈👭🏼。
經過認真討論🤦🏼,學術委員會形成了以下意見:
1. 為了管理的便利🤳,學術委員會一致同意將“上海市鋼鐵冶金重點實驗室”和“上海市現代冶金與材料製備重點實驗室”統一更名為“上海市現代冶金與材料製備重點實驗室”。
2. 重點實驗室的五個研究方向(綠色高效冶金流程與技術研究、強磁場下金屬材料製備基礎研究、金屬凝固過程研究、冶金物質微結構與冶金反應機理研究和高性能特殊鋼鐵材料研究)體現了實驗室的研究特色和長期積累,五個方向的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在冶金界已有相當知名度🏮。
3. 重點實驗室瞄準了科學前沿和技術開發開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研究目標聚焦於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需求和行業的技術進步,獲得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成果💅🏽。實驗室研究團隊在基礎研究⚇🤦🏼♀️、工程技術攻關和創新開拓方面的進展和突破給委員們留下了較好的印象👩🏼🔧。
4. 委員們充分肯定了重點實驗室對自身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思考提出的二個新的研究目標契合了國家對關鍵材料和特色資源開發的急需,實驗室也有相當的積累和基礎💇🏼♀️。思考的落實需要重點實驗室精心組織👰🏻♂️,動員核心科技人員將興趣點聚焦到國家的重大需求上來🎊。要充分認識到研究的難度,做好長期奮鬥的打算🕺🏻🤸🏼,也要爭取在一定時期內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5. 重點實驗室要做好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應用二方面的工作,加強與行業的融合,推動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進程,充分發揮高校與企業各自的特長與優勢,形成產學研共同發展⬆️、合作創新的新局面,立足於服務上海及周邊地區🧎🏻♀️➡️,為冶金和材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