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結束了冬季學期緊張的考試周😮,在春季學期伊始,人才學院八期學員手捧菊花🕵🏻♀️,帶著“寫給錢老的一封家書”🧏🏽♂️,來到坐落於上海市奉賢區的濱海古園🎀,開展了一場特殊的首日教育🧑🏼💼,表達對錢老深深的思念,並請錢老“檢閱”上大學子的精神風貌🧒😐。
字裏行間寄托深切思念
對於錢老📘,每一個上大學子都不陌生🕙👦🏽,而如何更好地傳承錢老的精神,更是每一個上大學子在不斷思考與踐行的課題。在冬季學期考試周期間,學員們以小組為單位🐪,自主開展了“錢老,我想對您說”主題學習活動🚀。
在學習與討論的過程中🔎,7個小組分別從科研、教育等不同的視角對錢老及錢老精神進行了再學習。有的學員從“高壽猶抱興國誌,皓首未改赤子心”的愛國情懷中,深入思索如何成為一名純粹的愛國者🙆🏻♂️;有的學員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奉獻精神中🏄🏻♂️,深刻體會到了如何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科學家;有的學員從“智者不惑👨🏻🎤🦸🏿,勇者無懼,誠者有信✫,仁者無敵”的教育思想中,深切領悟到了如何成為一名偉大的教育家🦻🏼。盡管解讀的角度不同,但學員們都紛紛結合在上大的專業學習、課外生活及對理想的執著奮鬥進行了多元的探討❇️,並在討論中進一步反思了自身的不足與努力的方向👩🏼🍼。
結合小組學習討論的成果🧽,學員們從自身個體出發,不約而同地撰寫了一封寫給錢老的家書🦹🏼。“錢老,這是我在上大學習的第一年,正面臨著專業分流的挑戰🏯,但是挑戰就是另一次成長,讓我們真正找到自己的特點和專長,實現自我的不斷突破☑️。錢老您放心🥇,我們一定會認真面對專業分流🫳,做好每一次選擇。”社區學院13級本科生徐佳正這樣寫到🦴。“錢老您好,從寶山到延長,從本科到碩士,我在上大學習生活五年了🧘。收獲著每一個小小的成功,也經歷過不少考驗和失敗,但是每每看到校訓石🫸🏿,就會充滿力量🚺。碩士畢業後🤲🏻,我會將自己的所學和社會需求緊密地結合起來,貢獻自己的力量☔️。”土木系13級碩士生田萬溪在家書中這樣寫到。一封封家書寄托著每一位學員對錢老的思念,“在上大成長的驕傲”、“學習、工作、生活的困惑”、“我希望自己成為怎麽的人”等不同主題的書信都承載了學員們滿滿的愛與祝福🌲。
點滴之間踐行自強不息
3月23日6點50分,學員們帶著家書👰🏼,出發前往濱海古園👨👨👦,2個小時的車程,因為多了一份期待🕶,變得並不遙遠🎺。車行中,伴隨著《花開在眼前》的樂曲聲👩🏿🦳,學員們靜靜地分享著自己對錢老的理解。“進入万事平台🧖🏿♀️,我讀的第一本書是《百年偉長》,其中的每一個故事都記憶猶新,樸實的文字中傳遞著一份無比偉大的精神。想想我們自身,還有很多需要不斷改進的地方,成長永遠都沒有止盡。”悉商學院11級本科生田坤講述到。
9點,學員們到達濱海古園。一顆顆茂盛的松柏,一座座佇立的墓碑,傳遞著古園的安詳與肅穆。當學員們整齊列隊,來到錢老與夫人孔祥瑛的雕像前時,一份莊嚴與沉重深深地觸動著每一顆心靈。在這裏👥,學員們進行了一次別樣的心靈對話與洗禮。管理學院13級碩士生周玄表達了對於錢老的深切懷念;文學院10級本科生高欣向錢老傾訴了自己大學生活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信學院13級碩士生陳夢講述了自己作為上大學子的那份驕傲🟰。學員們熱淚盈眶👨🏻🏫,訴說著對錢老的思念。當《琵琶語》的音樂響起,學員們低下頭,默默地向錢老傾訴自己的思索,並向錢老獻上自己書寫的家書和潔白的菊花🕡,讓夢想更加堅定,讓前行的腳步更加厚重。隨後,學員們來到古園中的“人生文化博物館”,近距離地走進每一個偉人及偉人背後的時代精神。
從濱海古園回來的路上👂,每位學員都多了幾分沉澱,多了更多思索。如果眼淚有另一種力量😑,那便是在思念中孕育的生機與希望,就如生命學院13級碩士生徐新星講到“當我們走到人生的盡頭🫅🏽,有什麽會真正留下或被他人記起🗓,不是金錢,不是名利💁🏼♀️,而是一份深深的愛國情懷和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那麽無私地付出過🪵。也許🈸,我們能做的很少💷,但是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做了一些,那國家和民族就會有很多的不同。”錢老🏊🏼🖐,請您放心🧑🏽🦳,踐行“自強不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上大學子一直在努力♖。
(校團委、人才學院 閆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