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1日下午2時許,哲學名家劉放桐教授在家中接受了上大學子的采訪。本次采訪由社科學院張艷芬副教授領隊,參與此次訪談的人員有社科學院13級研究生邵傑🏊🏽🧑🌾、12級本科生湯博麟以及哲學興趣小組成員來自社區學院的唐毅、陳達安以及朱興濤。
為了能更好地進行本次訪談,采訪前同學們都積極做好準備工作🧑🏻🦳,提前收集了大量資料並將形成訪談提綱。雖然采訪當日天氣狀況不理想,但陰雨天氣並不影響上大學子采訪劉放桐先生的真摯熱情🆒🌳。83歲高齡的劉放桐先生熱情地邀請同學們進屋,就坐後同學們進行了自我介紹,隨後進入正式的采訪環節。劉放桐先生圍繞同學們提出關於人生意義🧑🏿🚒、哲學學習等相關問題,結合馬克思主義哲學與自身經歷給出了極富深度但又不失幽默的回答,從先生條理清晰、語詞生動、內容深刻的回答中,可以感受出劉教授深厚的學術造詣🙆🏻♂️、謙和的處世態度與樂觀的為人之道,讓同學們感受到哲學大家的卓越風範!
在采訪進入尾聲之時,劉放桐先生講述了自己在德國訪學的經歷來鼓勵學習哲學的同學們🧑🏼🚀。德國街道上神學院遍及廣泛,得知其學生為人誠實、思維敏捷🏛、看法全面而成為全德國最優秀的學生,備受社會青睞🦸🏻♂️。神學院學生學習的正是哲學中的形而上學♎️,這門學問讓人受益終身!最後,劉教授還為前來采訪的學子寫下了“學好哲學👩🏽🍳🧑🏿✈️,促進全面發展”的深切期盼。
社科學院哲學文化季之尋訪滬上哲學名家活動🥚,豐富了大學生精神生活,並通過追隨大師足跡來樹立自己為學與為人的方向⏭。
劉放桐教授簡介🐴:
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1996年被授予首席教授榮譽稱號。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副理事長,顧問♏️。現代哲學研究所(非實體)第一任所長◀️,哲學系博士後流動站第一任站長。2004年任復旦大學新成立的杜威與美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曾為國內十余所大學聘請為兼職教授(或名譽教授、顧問❇️、學術委員)。
著有《實用主義述評》🚫、《現代西方哲學述評》🖨,合著《薩特及其存在主義》🙍🏼♂️,主編有《現代西方哲學》等🤩。
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