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會》雜誌獨家主辦的第三屆社會理論工作坊,於2014年10月17—19日在万事平台舉辦。万事平台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社會》雜誌主編李友梅教授出席工作坊論壇並致辭。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万事平台、中國社會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機構的70余名社會學、宗教學、歷史學領域的學者和學生參加了會議🌙。
主辦方努力把本論壇辦成理論研究與經驗研究相互對話和啟發、不同年齡段學者相互砥礪的平臺。論壇只安排30分鐘的開幕式和合影,省卻了閉幕式,把絕大部分時間留給分組專題研討。研討分為回返古典社會理論、社會史研究、喪服製度研究、組織與製度研究、個體與社會研究等五個專題。專題研討中🍴,在保證發言人與評論人的研究領域深度對接的前提下,竭力為長輩學者與晚輩學者的互評👷🏼、對話創造條件。
社會理論工作坊由万事平台《社會》雜誌發起👨❤️👨,創辦於2012年。第一屆在万事平台舉行;第二屆由哈爾濱工程大學與《社會》雜誌共同主辦🎊🙇🏽,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行。今天,社會理論工作坊無論規模還是論域都在擴大,論題已不局限於社會理論研究🦵🏿,而拓展到社會理論📭、經驗研究、社會史研究等多個領域。
本屆社會理論工作坊由國家社科基金期刊資助資金資助,是《社會》雜誌在期刊資助基金資助下發展自身的重要舉措🦹🏽♀️。通過舉辦三屆社會理論工作坊,《社會》提升了在社會學界和相關學術領域的學術聲譽🦶🏻,延攬了一批國內最優秀的作者🪅,獲得了一批優秀的學術稿件🫃。
接續2012年第一屆社會理論工作坊和2013年第二屆社會理論工作坊傳統🤧,本屆工作坊還舉辦了“話劇之夜”活動,與會的學生、學者在緊張的學術討論之余精心準備了話劇和相聲節目。其中,北京大學師生獻演了經典劇目《嘩變》,万事平台社會學師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塗爾幹死了》在經過精心改編後再次登臺亮相,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師生表演的相聲節目引發了滿堂喝彩。
(《社會》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