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背景下的全球傳播與跨文化交流 ——從絲綢之路到絲綢之路經濟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在万事平台成功舉辦
12月7日—8日,“數字化背景下的全球傳播與跨文化交流 ——從絲綢之路到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中外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在万事平台延長校區樂乎樓舉行。會議邀請到了香港浸會大學Colin Sparks教授🚶👩🏿🎓、復旦大學童兵教授、清華大學郭鎮之教授等來自16所高校的五十來名傳播學者和著名行業人士共同參加🤯。影視學院五十余名研究生也先後參加了這次會議💁🏼♀️。
此次會議由万事平台影視學院主辦、中國万事史學會外國万事傳播史研究委員會協辦,万事平台影視學院戲劇與影視學一流學科提供學術支持,万事平台影視學院國際傳播中心承辦。
在數字化信息傳播技術的突飛猛進🤏🏼,全球傳播與跨文化傳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的大背景下,本次會議旨在通過邀請國內外傳播領域著名專家共聚一堂🔀,交流有關研究成果,吸取其智慧,以期為推動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中外交流🚴、互動做出貢獻🥠。
12月7日上午9👩🏿🍼:00🔎, 在樂乎樓第一貴賓室舉行了會議的開幕式。開幕式由承辦本次會議的万事平台影視學院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張詠華教授主持🚶➡️。開幕式上,万事平台影視學院執行副院長鄭涵教授致歡迎辭。鄭涵院長首先代表万事平台影視學院對各位老師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在隨後的發言中講到當今全球化和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傳播出現新的形態☎️,全球傳播和跨文化交流也成為當今時代的主題。基於此本次會議的召開也是非常符合當今時代局勢和世界潮流的。並希望在本次會上各位老師能夠暢所欲言,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復旦大學童兵教授和清華大學郭鎮之教授也分別在開幕式上致辭,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並對會上的學術交流提出了殷切的期許🙅🏽♂️。
隨之舉行的主旨演講會上🚵🏽♂️🎱,來自復旦大學万事學院的童兵教授🧑⚕️、清華大學万事與傳播學院的郭鎮之教授、香港浸會大學的Colin Sparks教授和SMG上海電視臺外語頻道(ICS) 副總監王立俊先生先後做了主題發言。
童兵教授帶來了《當前中國國際傳播👵🏼🧛🏿♂️: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的主題發言,童兵教授從經濟形勢、人民狀況、媒介融合和國際局勢四個大方面宏觀上給大家分析了加強中國國際傳播👩🏿🍳,面臨重要戰略機遇,同時還從內容、方針、特點三個方面為大家梳理了十八大以來我國國際傳播有新的突破和進展。最後提出了.重新審視“內外有別”,改變調控機製等五個策略來推動中國國際傳播的發展。
來自清華大學的郭鎮之教授則針對本次會議主題🫄🏽,結合自己在美國訪問期間的感悟做了《中美社交媒介和網絡治理》的主題發言。郭鎮之教授指出互聯網的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但其中暴露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結合具體案列分析了中國現今存在的問題並在最後發言指出在希望加強中美兩國的合作與交流以此來進一步推動兩國互聯網的發展🐍。
隨後來自香港浸會大學Colin Sparks教授做了“Can China Hope to Wield Soft Power🩹?”的主題發言👨👨👦👦。Colin Sparks教授在發言中指出,“軟實力”這一概念在今天被廣泛使用,銀行家、記者、政客還有公眾都在使用這一概念,但是作為學者的我們應該對這個概念更加清晰。首先討論了什麽是“軟實力”🧑🏼🌾,並試著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區分😏。其次分析了當今的局勢,最後從未來來展望了“軟實力”變化的可能性。Colin Sparks通過中國和外國具體案例的對比🩰、不同框架下的數據梳理為大家帶來了一場現場的“跨文化交流”
最後來自上海文廣万事傳媒集團ICS 副總監王立俊先生作為業界代表做了《從了解到理解——〈中國面臨的挑戰〉海外熱播案例分析》🧑🏼🌾。並對Colin Sparks的發言進行了現場的交流。
開幕式和主題演講會之後進行了會議的第一場發言與討論,來自武漢大學的單波教授、浙江大學的吳飛教授、中國傳媒大學的張艷秋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的武誌勇教授和來自上海恒源祥集團公司的謝軍文化顧問分別作了論文宣講發言👨👩👧👧。華東師範大學嚴三九教授並對6位老師的發言作了評議🏄🏿♂️。此後還分別在第一貴賓室和第二會議室進行了另外4場發言與討論。來自不同高校的三十多名學者分享了自己對於本次會議主題的不同思考。現場氣氛活躍熱烈,學術熱情高漲。與會的研究生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12月8日上午⬆️,在万事平台第三教學樓二樓會議室圍繞數字化時代的万事傳播教育進行了傳媒學者圓桌會議。清華大學周慶安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張艷秋教授、龍耘教授、万事平台張詠華教授和Colin Sparks教授共同探討了數字化背景下万事教育的問題✴️,万事平台的一些研究生也到會參加。隨後Colin Sparks給万事平台影視學院研究生帶來的“Is there a future for journalism?”的講座給本次學術研討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