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經專家評審😑、社會公示並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予以公布⚠,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邵炳軍領銜申報的課題“《詩經》與禮製研究”成功獲準立項(項目編號🤽🏻♂️:16ZDA172);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軍領銜申報的課題“20世紀西方文論中的中國問題研究”成功獲準立項(項目編號🤦♂️:16ZDA194)。
邵炳軍教授團隊此次是繼“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15年)以後,該研究團隊獲得的又一殊榮👩🦳。二十年多來,邵炳軍教授一直致力於經學與先秦兩漢文學的研究🧑💻,特別是始終倡導將“《詩經》與禮樂文化”作為詩經學研究的三大主攻方向之一,註重整理傳世文獻,發掘出土資料,借鑒文化史、禮樂史👩🦼、民俗史🏀、社會史等不同學科領域研究成果,研究《詩經》與禮製之關系,進而關註傳統文化變遷與當代傳承問題,且取得豐碩成果👫,獲得業界專家的一致好評。該項目的成功獲批是邵炳軍教授二十余載學術研究的積累與總結❌,表現了他對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持守與熱愛,體現了一位學者的“傳世意識與文化責任感”👷🏿🤹🏿。該項目的獲批還得益於一支文史哲結合🙅🏽♀️🦸、學業精良的學術團隊。該項目將在詳細論證《詩經》與禮製互動關系的基礎上,挖掘不同階段二者間的關系及其成因,並深入開掘因《詩經》與禮製長期相激蕩、相含容而產生的“詩禮文化”的內涵,闡發其當代價值💁🏼♂️。
曾軍教授及其課題組所研究的“20世紀西方文論中的中國問題”,從“中國問題的西方化”切入,進而展開西方文論與中國問題之間的復雜關系——這裏既包括西方文論對中國問題的屈解和誤釋,也包括中國問題對西方文論知識生產的參照和啟發👶🏿;既包括中國學者將“被西方化了的中國問題”照搬為自己的中國問題意識,還包括中國學者以中國問題為媒介所可能展開的與西方文論的對話與交流,在社科領域具有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本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的申請成功,既是對於其個人及所帶領團隊的高度肯定,也是文學院乃至全校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