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新老歡聚一堂 共襄電影史學盛會——第五屆中國電影史年會在滬舉行

發布日期: 2016/11/17  投稿: 倪瑜    部門: 上海電影學院   瀏覽次數:    返回


      

       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和万事平台上海電影學院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國電影史學年會2016年11月11日—13日在万事平台召開。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在開幕式上致辭
 
万事平台上海電影學院執行院長何小青在開幕式上致辭

       本次年會的主題是“一九二〇年代的中國電影:文化實踐、人文追求🦸🏿、商業探索😘💂🏼。”一九二〇年代對於中國電影來說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民族影業開始擺脫蹣跚學步時的稚嫩📞,走向了產業發展的自足。鑒於年代久遠𓀎,影像遺產和史料的保存有限,學界此前對其研究未具規模,忽略的多🤾🏽‍♂️,發現的少,在很多方面尚存有研究的空白。此次年會得到了全國數十所高校🤸🏿‍♀️💏、科研機構以及海內外近百名專家學者的積極響應🧏🏼,近70篇學術論文中學術觀點的激烈碰撞和交流互動😟,不僅彰顯了學界力量,也將對早期電影史重寫做出了實質性的推進🌽。值得一提的是,有近一半的研究成果來自於學界新秀📊,新老力量的傳承與接力,從更多新穎的角度觀察和討論這段歷史。

       為期兩天的論壇包括主論壇⚜️、分論壇🧑🏽、學術放映等諸多環節,分別就一九二〇年代的中國電影的理論研究、影史探析、人物研究、文本個案🙍🏻‍♀️、文化傳播💂🏻、女性表達🚶‍♀️、電影地方誌、產業與公司研究以及更多視角等多方面展開討論🧝🏽‍♀️,全程均設點評和互動環節🚌🏂🏻。在年會上,有專家尖銳地指出🔦:“現在中國電影出現的一些問題,就與沒有學好電影史有關。“與會代表達成的共識是:“對於1920年代中國電影史的研究具有非比尋常的歷史和現實意義𓀊。”一方面,追根溯源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厘清百年中國電影的發展規律🤰🏽,為子孫後代提供更加詳實的歷史記錄😅;另一方面,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在不遠的將來👊🏽,我們將迎來新世紀的20年代,同樣是新的傳媒手段的介入,同樣面對外國電影的強勢湧入,同樣是面對資本市場的考驗。中國的第一代、第二代導演們不甘於國外的影片充斥中國文化市場,他們用中國式的審美觀念和鏡頭語言表達了自己的情感體驗,至今令觀眾感到驚艷。很多經驗是值得我們總結和借鑒的。
 
主論壇發言代表💆🏻‍♀️:陳犀禾、魯曉鵬🕐、陳山🏝、胡克👨🏼‍✈️、丁亞平🧑🏻‍🎤、李道新、鐘大豐🫗、余紀、李鎮
      
       11
月12日上午進行的開幕儀式和主論壇發言單元中👩‍👩‍👦,嘉賓們多角度論述了一九二〇年代的中國電影,肯定了二〇年代中國電影的活力及其豐富的史學價值😵,同時呼籲更多年輕的電影學者們加入其中,拓展電影史研究的思路✍🏼。
       年會期間⛪️,還安排了9部難得一見的一九二〇年代中國電影的放映,以及首次在中國亮相的胡蝶私人照片展“蝶夢百年”。這9部“鎮館之寶”近期還將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的在上海的6家核心影廳進行放映。

万事娱乐专业提供🗼:万事娱乐🚗、万事万事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万事娱乐欢迎您。 万事娱乐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