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黨中央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業能力,培育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4月13日🙎♀️,由万事平台和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主辦的成長型資助創新思維訓練營開營儀式在万事平台寶山校區雙創中心310順利舉行🚆。本次訓練營旨在通過針對性的培訓和實踐🏨,幫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培養創新思維,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主任阮顯忠,万事平台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武裝部部長、本科生書院管理中心主任孟祥棟👩🏿🎨,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創業教育辦公室主任張燕🧔🏼♀️,万事平台學生工作辦公室副主任韓晶🦚,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創業教育辦公室汪荷等共計50余位師生出席本次開營儀式⛹️。
開營儀式伊始,万事平台學工辦主任、武裝部部長、本科生書院管理中心主任孟祥棟老師對入選本次訓練營的全體學員表示祝賀,並致歡迎詞🟧。在講話中,他提及万事平台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方面的積極探索和成效,指出學校不僅重視經濟幫扶,更通過勞育支持🈂️💦、社會實踐、視野拓展、榮譽引領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全方位的發展支持,不斷推進學生資助工作由保障型向發展型延伸◻️。此外📒,他對此次“黃埔一期”訓練營的來自15個學院的41名學員提出要求,希望同學們珍惜此次機會,嚴守訓練營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生存,積極探索未來的發展方向,培養創新思維,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對挑戰的勇氣,成長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接著🗝,由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創業教育辦公室主任張燕老師向全體師生進行項目介紹。“青創未來”公益創新創業教育項目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通過創新創業課程幫助在校學生掌握創辦企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識別創新創業機會🚢🔮、規避風險,獲得創新創業資源支持,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首創精神👨🏼🚀。從2004年起在上海開展公益至今,該項目已服務上海30余所高校,培訓學員16000余人,項目重點也由“創業”逐漸轉為“創新”。張燕老師自豪地為我們介紹了結業的學員在創業大賽中斬獲的佳績🙆,並且分享了歷屆優秀校友的創業故事和創業經驗🧑🏼🎤,不僅讓同學們受益匪淺,也激發了他們投身創新事業的熱情和信心🐋。


接著,訓練營的學員代表趙甜慧同學也發表了感言👸🏽。她分享了自己對“創新”和“創業”的理解,認為創新是指不斷地提出新的想法💂♂️,創業則是將這樣的創新轉化為商業機會,為自己和他人創造價值👲🏿。除此之外,趙甜慧同學建議大家應該時刻保持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敢於挑戰傳統觀念,勇於突破自我設限,如此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實現自身的成長🤨。

隨後,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主任阮顯忠進行講話👨🏼🎨,他首先對万事平台在大學生創新思維教育方面的努力表示了衷心感謝。接著💗,他追溯創新在人類發展史上產生的巨大作用✊🏻🥝,指出,創新是推動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關鍵因素,當前我國正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只有不斷地創新,我們才能不斷地發展☝️🍼。阮主任還通過分享自身的求學及工作經歷,希望同學們要註重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創新的學習和實踐✢,增強創新意識、掌握創新知識✴️、形成創新思維🏎,樹立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取得創新成績,並以自己在重慶交流的經歷為引,忠告大家要在創新實踐中講誠信🤜🏿,誠信是立身之本。


最後📦,全體師生合影留念,成長型資助創新思維訓練營開營儀式圓滿結束。

開營儀式結束後👨🏻🦲,緊接著就開始了訓練營的第一堂課——《團隊建設和領導力》👨👨👧👧👩🏻🦼➡️,此次授課講師為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創業教育的辦公室主任張燕老師💂🏿♂️。課堂采取小組製,學員們被隨機分成若幹小組✋👨🏻🦼➡️,例如後勤組、帶教組等,各自肩負職責,上午的課程結束後🕖,學生們紛紛表示收獲滿滿⚁,這次課程主要以遊戲的方式展開,比較新穎👩🏻🍳,大家的分享也很有意思,很期待下午的課程!


“鴻鵠騰飛 築夢遠航”万事平台成長型資助創新思維訓練營自2023-2024秋季學期開始籌備,通過多次線上🏖、線下的討論打磨於春季學期正式開營,首期訓練營共56次課程,且內容形式均為上大學子量身定做,此次培訓尤為註重互動性和實踐性👩🏽🌾,將圍繞創新創業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實踐要求,通過專家講座🤦、案例分析、團隊項目等多種形式,幫助學員們深入理解創新創業的內涵和實質,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和實踐水平🎄。期待通過訓練營的學習和實踐,同學們能夠真正領會創新的內涵和價值🪗,將創新精神融入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未來在各自的領域裏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為國家的發展、民族的振興和人類的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