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學期伊始,開學第一課:外國語學院《綜合英語(1-3)》課程團隊在B416舉行公開課💁🏻♀️🤌🏿,此次公開課由學院院長尚新教授主講,課程團隊成員雷遠旻老師主持💁🏻,授課對象為英語系大一全體學生,學院部分教師旁聽了此次公開課✍️。

本次公開課的主題是《文化🙃、文化文本特征與人工智能翻譯的瓶頸問題——以海派文化文本的翻譯為例》✶,本講依據人工智能當前處理文本的能力,將文本類型區分為信息型🤦🏿、文化型和文學型。從文化的定義入手,分析文化文本的語境特性🏂🏽,將語境(context)分為文本外的場景(setting)和文本內的上下文(co-text),並通過海派文化文本的人工智能翻譯案例🧎🏻♀️➡️🧔🏿,評析人工智能翻譯分別在場景和上下文處理能力上的潛在瓶頸問題,從而得出以下兩方面的啟示:文化文本的在場性🏧、共場性和立場性是人類智慧超越人工智能的三大維度🧙🏻;未來翻譯人才的培養方向應聚於焦譯者的綜合人文素養、共場解讀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和譯後編輯能力等方面。

尚新教授運用多年積澱的理論,結合海派文化翻譯案例,對比人工智能Chat GPT、文心一言等工具的翻譯結果,循循善誘,通過互動研討👳🏻♀️,實現了課堂教學的挑戰性🛢、研究性以及啟發性✯🙆🏽♀️。同時也啟發外語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如何運用新技術賦能🧔🏼,同時能夠用批判性思維識別新技術的不足,以建立學科自信,迎接挑戰🎥。

本次院長教學示範公開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引發了學生與老師們的熱烈討論和思考🫃。師生們紛紛表示,通過這次公開課🦃,對文化翻譯和人工智能翻譯的關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重視文化因素在翻譯中的作用。

此次公開課是英語專業作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系列活動之一,是《綜合英語(1-3)》作為上海市重點課程所舉辦的第二次院長教學示範公開課,公開課在每學期第一課為大一新生舉行,有著獨特的設計,旨在開學之際,通過前瞻、全局的學科發展思維,鼓勵學生新學期樹立專業學習目標,引導學生關註社會發展🧑🦼,培育全球視野和家國情懷👰🏽♀️。尚新教授作為學院院長和國家級一流英語本科專業建設點負責人🔁,領銜《綜合英語(1-3》上海市級重點課程建設🩳,充分體現學院對英語專業課程建設的高度重視🍡,也為學院課程建設樹立了標桿。
附:師生課後反饋
此次公開課結合大量的實際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人工智能輔助的文化文本翻譯,特別是海派文化文本的翻譯實踐,使得課程內容生動且貼近實際🤮。在授課過程中,尚新教授特別註重學生的參與互動和實踐操作☃️,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方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堂課既具有深厚的理論內涵🫰💉,又富有實踐性和啟發性👱🏿。——李曉媛
課程設計合理,尚新教授以其紮實的專業知識🏋️♂️、深厚的文化功底,首先回顧昨天的講座引入主題,然後進入正題🥢🧑🏽💻,最後總結升華。他上課精神飽滿,聲音洪亮,課件精美,板書工整。課中他和學生提問互動討論🐦⬛,並讓大家用自己熟悉的語言大模型來比較不同版本的AI翻譯存在的種種問題👻,給學生以啟迪。——黃紅
沒想到AI在翻譯文學性文本上居然有這麽多這麽大的問題,這對英語專業生在英漢語言學習領域提出了挑戰。從現在來看💪🏼,AI的學習能力雖然已經不錯🏇🏼,但還是不成熟👩🎤。放眼未來,AI學習能力的潛力無窮,它的發展非常快,AI翻譯也一定會越來越準確。語言學生可以在未來參與甚至主導AI語言模型的強化,這就需要極其強大的語言學知識和文本解讀能力,對人腦能力提出的挑戰也會更大。所以,自己好好努力👰🏻♀️,把答案留給未來。——張祖槁
通過采用不同的AI翻譯同一段文字🚣🏼♀️,不同的AI翻譯出的結果都是不同的,在某些地方AI都會出現翻譯錯誤,表達了和原文不同的意思,沒有一種翻譯是完美的。這說明AI雖然能夠翻譯大部分內容,但是不能完全正確理解文學作品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存在一些隱性障礙。——仇奕寧
深切感受到從海派文化翻譯視角,通過場景和上下文來闡釋人工智能翻譯所存在的挑戰🛞。海派文化是上海獨特的文化現象,因為我看過《繁花》,對那一部分的翻譯印象深刻,還有《金鎖記》。院長指導我們用不同的軟件進行翻譯文段,找出優點缺點👘,進行對比分析。——敖靖雅
對中文四字詞語翻譯為英文時的重復現象印象尤為深刻,它揭示了人工智能翻譯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即對於中文特有的詞語結構和意義的理解不足🐎🚣🏻。中文四字詞語通常由兩個意義相關但不完全相同的詞組成👨🏿🎤,而人工智能翻譯往往只能將其簡單地翻譯為重復的英文詞語,導致意義的喪失和表達的不準確。這一點提醒我們,人工智能翻譯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並需要更多的文化和語言背景的理解。——程陽
作為英語系的學生,無論是要對外傳播中國文化還是從英語國家引入不同地域的文化,都不僅僅要了解,更要鉆研好中國文化和英語國家的文化,只有這樣才能在AI時代立足,才能進而做好文化交流交融的工作。——孫之涵
語言是溝通的工具👌🏻,也是文化的橋梁👩🏽🍼。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懂得將句子如何譯準,更要嘗試譯出精彩,譯出境界,承擔起文化交流的光榮使命,將中國故事準確生動的講給世界聽。——尹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