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語境中🧏🏽♀️,傳統文化傳承與當代社會價值觀審視成為當代藝術的重要議題。12月2日,由上海美術學院、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與上海市美術家協會聯合主辦🙏,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承辦的“無問西東2023:中國當代藝術學術研究展”在中華藝術宮盛大開幕🤵🏻。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馮遠,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鄭辛遙,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副館長王一川⛔️,上海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陳靜等🧑🏼🌾,以及參展藝術家代表、全國藝術院校代表參加開幕式並參觀展覽🦈。開幕式由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華東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張曉淩主持🙇♂️。

中國美術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央文史館副館長馮遠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無問西東”通過連續幾次的成功舉辦,呈現了藝術家們最新創作的作品,也推出了一批年輕的藝術家🧔🏽♂️,創造了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在開幕致辭中表示,本次展覽以中國當代藝術研究為主題🩺,聚焦東西方藝術的交流互鑒以及中國當代藝術的多樣呈現🏊🏿♀️。在邀請國外的藝術家來國內參展的同時,也把國內優秀藝術家推到國際進行交流,從而講好上海故事🙆♀️、講好中國故事,把文化自信深度融合入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與文化品格之中。希望本次展覽引發更多對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的藝術發展的關註與思考,成為東西方繪畫交流的橋梁,為中國藝術的繁榮與發展開辟嶄新的可能性。

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黨委書記💁🏼♀️、副館長王一川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美術學院近年來在展覽策劃、公共教育和學術研究等方面實現了充分的資源共享🤜🏼,為文教結合樹立了典範,也為國有美術機構以更具創新性、藝術深度的方式開展社會大美育開辟了嶄新的可能性🥀。

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本次展覽的執行策展人馬琳介紹到,展覽通過“對話”這一交流方式👩🏿✈️,期望在藝術家們之間引發思想的碰撞🌟,為當代藝術的發展提供新的方向與思路🤴🏼。同時⚙️,也很好的回應了“無問西東”這一主題強調對話的重要性👩👩👧👧,暗示了在中西文化交融的背景下,藝術家們在探討、交流中超越了地域和文化的差異,形成了一種共同的藝術語言。

本次參展藝術家來自國內外知名的藝術院校,這種跨文化的交流有助於打破藝術創作中的地域局限,激發創造力和靈感,促使藝術家們在共享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新的藝術觀念,從而推動當代藝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使觀眾更深入地理解展覽背後的理念,更是對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藝術發展的關註與思考♠︎🫷🏽。

為進一步探討中國當代藝術的學術議題⛹🏿♀️#️⃣,在本次“無問西東2023”展覽期間🕵🏼♂️,還舉辦了系列學術研討會🧜🏽♂️,邀請相關專家⬛️、學者和學院背景的藝術家🌽,圍繞“中國式現代化與中國當代藝術新思維”👩🏻🎓、“學院與當代藝術:學科的創新與實踐”🗝、“新文科背景下美術專業博士培養體系的建構”、“跨文化視野下中國當代藝術的推廣與傳播”、“對話與融合:數字化時代的博物館與美術館”五個議題展開學術研討和創作成果交流。這為參與者提供一個深入思考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平臺,促使對背後深層次問題的深刻理解。




近年來🚶➡️,上海美術學院與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作為上海代表性的教育和文化藝術機構⛴,不僅是城市文化發展的主力軍🦠,也承擔著梳理傳播海派文化、關註和展現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藝術發展的重要職責✊。每兩年舉辦一次的“無問西東”展覽已成為上海美術學院與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館校合作、推動“新海派”等學術品牌打造的重要平臺。本屆“無問西東2023”展打造了中西對話的橋梁,通過展覽和學術研討引發更多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深刻關註,更體現對中國式現代化語境下藝術發展的思考🦹🏿♂️,為中國藝術繁榮發展和國際學術交流貢獻力量🖼。